行业 | 特别管理措施 |
采矿业 | 禁止投资稀土、放射性矿产、钨勘查、开采及选矿 |
制造业 | 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 |
电力、热力等供应业 | 核电站的建设、经营须由中方控股 |
批发和零售业 | 禁止投资烟叶、卷烟、复烤烟叶及其他烟草制品的批发、零售 |
交通运输业 | 禁止投资邮政公司、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 |
信息传输业 | 禁止投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、网络出版等服务 |
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| 禁止投资中国法律事务,不得成为国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|
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| 禁止投资人体干细胞、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 |
教育业 | 禁止投资义务教育机构、宗教教育机构 |
卫生和社会工作 | 医疗机构限于合资 |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| 禁止投资文物拍卖的拍卖公司、文物商店和国有文物博物馆 |
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企业
受全球疫情影响,再加上国际经济形式紧张,导致全球跨国投资企业数量呈现下降趋势。但中国吸收外资能力逆势增长,规模居
从外商所属国家来看,截至2020年末,
从行业分布来看,外商投资比较青睐
行业门类 | 新设企业数量 | 比重 |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(亿美元) | 比重 |
农、林、牧、渔业 | 493 | 1.3% | 5.8 | 0.4% |
采矿业 | 46 | 0.1% | 6.6 | 0.4% |
制造业 | 3732 | 9.7% | 310 | 20.8% |
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| 260 | 0.7% | 31.1 | 2.1% |
建筑业 | 602 | 1.6% | 18.2 | 1.2% |
批发和零售业 | 10812 | 28.0% | 118.4 | 7.9% |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 | 592 | 1.5% | 50 | 3.3% |
住宿和餐饮业 | 804 | 2.1% | 8.2 | 0.6% |
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| 3521 | 9.1% | 164.3 | 11.0% |
金融业 | 364 | 0.9% | 114.6 | 7.7% |
房地产业 | 1190 | 3.1% | 203.3 | 13.6% |
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| 7513 | 19.5% | 265.6 | 17.8% |
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| 6252 | 16.2% | 179.4 | 12.0% |
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| 223 | 0.6% | 5.7 | 0.4% |
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| 447 | 1.2% | 3.1 | 0.2% |
教育 | 210 | 0.5% | 2.8 | 0.2% |
卫生和社会工作 | 109 | 0.3% | 2.4 | 0.2% |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| 1407 | 3.6% | 4 | 0.3% |
总计 | 38578 | 100% | 1493.4 | 100% |
在所有外商投资中,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能最大程度的拉动当地经济。因此为了拉拢这些跨国公司在当地设立地区总部,各大城市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,对这些大型跨国公司开通绿色通道。
上海市截至2021年11月底,跨国公司累计在上海设立
排序 | 公司名称 | 性质 |
1 | 上海西川密封件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2 | 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3 | 明治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4 | 意大利船级社(中国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5 | 通快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6 | 挪威船级社(中国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7 | 通济隆外币兑换(中国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8 | 可口可乐饮料(上海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9 | 戴珂鞋业(上海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10 | 益科德(上海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作为外商投资的高地,深圳市实际使用外资水平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。截至2021年底,深圳市历年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
序号 | 企业名称 | 性质 |
1 | 中裕城市能源投资控股(深圳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2 | 深圳价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3 | 北控城市环保资源投资(中国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4 | 广东涂鸦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5 | 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6 | 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7 | 光大环保(中国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8 | 港华投资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9 | 港华综合电能投资(深圳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10 | 伟创力信息技术(深圳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2021年北京市已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家,认定数量创历年新高,全市累计认定数量达到
截至2021年11月底,江苏省共开展了十二批次跨国企业地区总部与功能性机构认定,累计认定跨国企业地区总部与功能性机构
序号 | 企业名称 | 所在市 |
1 | 百得(苏州)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| 苏州市 |
2 | 维苏威高级陶瓷(中国)有限公司 | 苏州市 |
3 | 日立安斯泰莫制动系统(苏州)有限公司 | 苏州市 |
4 | 艾利丹尼森(中国)有限公司 | 苏州市 |
除了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外,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也逐渐走出国门,成为在全球范围上都具有竞争力的跨国企业,例如华为、联想、海尔、格力等巨头。截至2020年底,中国2.8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(境)外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.5万家,分布在全球189个国家(地区),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7.9万亿美元,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5806.6亿美元。
企业名称 | 成立时间 | 领域 | 出海区域 |
大疆无人机 | 2006年 | 黑科技 | 北美、欧洲、亚洲 |
科大讯飞 | 1999年 | 黑科技 | 亚洲、大洋洲 |
小米科技 | 2010年 | 黑科技 | 东南亚、欧洲、非洲、北美洲 |
华为 | 1987年 | 黑科技 | 欧洲、北美洲、大洋洲 |
腾讯 | 1998年 | 黑科技 | 北美洲、欧洲、亚洲、非洲、大洋洲 |
滴滴出行 | 2012年 | 汽车 | 欧洲、非洲、亚洲、北美洲、拉丁美洲 |
一嗨租车 | 2006年 | 汽车 | 北美洲、欧洲 |
华大基因 | 2010年 | 医疗保健 | 美洲、欧非、亚洲、大洋洲洲 |
蚂蚁金服 | 2015年 | 金融 | 亚洲、北美、欧洲 |
百度钱包 | 2016年 | 金融 | 美洲、欧洲、亚洲洲 |
阿里巴巴 | 1999年 | 零售 | 欧洲、北美、非洲、大洋洲、亚洲 |
京东商城 | 2004年 | 零售 | 欧洲、北美、大洋洲、亚洲 |
行业 | 特别管理措施 |
采矿业 | 禁止投资稀土、放射性矿产、钨勘查、开采及选矿 |
制造业 | 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 |
电力、热力等供应业 | 核电站的建设、经营须由中方控股 |
批发和零售业 | 禁止投资烟叶、卷烟、复烤烟叶及其他烟草制品的批发、零售 |
交通运输业 | 禁止投资邮政公司、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 |
信息传输业 | 禁止投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、网络出版等服务 |
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| 禁止投资中国法律事务,不得成为国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|
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| 禁止投资人体干细胞、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 |
教育业 | 禁止投资义务教育机构、宗教教育机构 |
卫生和社会工作 | 医疗机构限于合资 |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| 禁止投资文物拍卖的拍卖公司、文物商店和国有文物博物馆 |
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企业
受全球疫情影响,再加上国际经济形式紧张,导致全球跨国投资企业数量呈现下降趋势。但中国吸收外资能力逆势增长,规模居
从外商所属国家来看,截至2020年末,
从行业分布来看,外商投资比较青睐
行业门类 | 新设企业数量 | 比重 |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(亿美元) | 比重 |
农、林、牧、渔业 | 493 | 1.3% | 5.8 | 0.4% |
采矿业 | 46 | 0.1% | 6.6 | 0.4% |
制造业 | 3732 | 9.7% | 310 | 20.8% |
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| 260 | 0.7% | 31.1 | 2.1% |
建筑业 | 602 | 1.6% | 18.2 | 1.2% |
批发和零售业 | 10812 | 28.0% | 118.4 | 7.9% |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 | 592 | 1.5% | 50 | 3.3% |
住宿和餐饮业 | 804 | 2.1% | 8.2 | 0.6% |
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| 3521 | 9.1% | 164.3 | 11.0% |
金融业 | 364 | 0.9% | 114.6 | 7.7% |
房地产业 | 1190 | 3.1% | 203.3 | 13.6% |
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| 7513 | 19.5% | 265.6 | 17.8% |
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| 6252 | 16.2% | 179.4 | 12.0% |
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| 223 | 0.6% | 5.7 | 0.4% |
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| 447 | 1.2% | 3.1 | 0.2% |
教育 | 210 | 0.5% | 2.8 | 0.2% |
卫生和社会工作 | 109 | 0.3% | 2.4 | 0.2% |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| 1407 | 3.6% | 4 | 0.3% |
总计 | 38578 | 100% | 1493.4 | 100% |
在所有外商投资中,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能最大程度的拉动当地经济。因此为了拉拢这些跨国公司在当地设立地区总部,各大城市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,对这些大型跨国公司开通绿色通道。
上海市截至2021年11月底,跨国公司累计在上海设立
排序 | 公司名称 | 性质 |
1 | 上海西川密封件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2 | 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3 | 明治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4 | 意大利船级社(中国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5 | 通快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6 | 挪威船级社(中国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7 | 通济隆外币兑换(中国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8 | 可口可乐饮料(上海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9 | 戴珂鞋业(上海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10 | 益科德(上海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作为外商投资的高地,深圳市实际使用外资水平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。截至2021年底,深圳市历年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
序号 | 企业名称 | 性质 |
1 | 中裕城市能源投资控股(深圳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2 | 深圳价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3 | 北控城市环保资源投资(中国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4 | 广东涂鸦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5 | 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6 | 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7 | 光大环保(中国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8 | 港华投资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9 | 港华综合电能投资(深圳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10 | 伟创力信息技术(深圳)有限公司 | 地区总部 |
2021年北京市已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家,认定数量创历年新高,全市累计认定数量达到